<rp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rp><wbr id="ziq3o"><input id="ziq3o"></input></wbr>

  1. <rp id="ziq3o"></rp>
    <source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source>
    <tt id="ziq3o"><tbody id="ziq3o"></tbody></tt>

      1. <rp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rp>

        <rt id="ziq3o"></rt>
        <tt id="ziq3o"></tt>

        一戰后列強的瓜分中國:促進了中國革命的發展綜合新聞

        資訊發布時間:2022-11-27 08:33
        甲午戰爭與一戰的關聯性很大 中國面對西方時,是農業文明面對工業文明、商業文明。中西之間的貿易不均衡曾導致一系列的沖突,這個沖突是中國對于西方的商業和工業的一種抗拒。...

          甲午戰爭與一戰的關聯性很大

          中國面對西方時,是農業文明面對工業文明、商業文明。中西之間的貿易不均衡曾導致一系列的沖突,這個沖突是中國對于西方的商業和工業的一種抗拒。但是經過兩次鴉片戰爭,中國在這方面有一個大邁進。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放五口,1860年的《北京條約》幾乎把中國全部開放,這是中國現代化的真正起步。

          經過30年的發展,到1890年代初期,中國確實恢復了它的力量。并且在30年的發展中,沒有改變中國的政治架構,經濟依然增長,這是重要的。因此當時的中國人有非常強的自信,比今天講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毫不遜色,但后發優勢和后發劣勢也越來越明顯。

          中國從1860年開始學習西方,從技術層面、工業化層面模仿西方,短短7年時間內就可以消化德國最好的技術,生產最先進的戰艦。后發的優勢是整個體制都投入,這是1870年代。但是增長到1890年代,中國把之前幾十個殖民地都丟掉了。從1871年的琉球、1884年的越南,中間加上緬甸和其它地方,30年的時間里這些都丟掉了,直到最后一個殖民地——朝鮮,中國不接受再丟了,于是甲午戰爭就爆發了。

          甲午戰爭爆發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直接關系,但是(結果)關聯性非常大。因為甲午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和日本談判達成《馬關條約》,里面規定朝鮮獨立、賠款、割地和全面開放中國的資本投資,這四條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個問題,即割地。當時《馬關條約》在簽字的時候是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這些都已經簽完了。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李鴻章去日本之前,在北京除和朝廷交涉之外,也在和各國公使交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馬關條約》簽字的那一天,李鴻章到船上馬上有一聲冷笑。日本人說這老頭肯定有陰謀詭計,結果第二天三國干涉還遼。俄國、德國、法國三個國家干涉還遼,而且毫不客氣地告訴日本必須吐出來。日本說為什么吐出來?三國說沒有理由,就是必須吐出來。這樣日本在三個國家的壓力下,把遼東半島還給中國,中國多出3000萬兩賠款,叫贖遼費。

          確實這幾個國家和日本之間沒什么理由,但是這幾個國家和中國之間有默契、有妥協。在這個事情后的一年多,即1897年11月,德國利用山東曹州教案,兩個傳教士被殺,德國出兵占領了膠州灣。此后中德通過談判,達成妥協,租借膠州99年;緊接著俄國租借旅順、大連灣99年;法國通過談判租借廣州灣、湛江港99年。這時候我們才突然發現,三國之所以干涉還遼就是因為他們要租借。

          “列強瓜分中國”實為外國資本東移

        亚洲日本国产_中文AV网站_2021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_欧美v亚洲v日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