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眼中武漢:日軍為慶天皇生日轟炸武漢綜合新聞
1938年,武漢是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大批西方記者,政、經、軍、文各界人士紛至沓來,“寫武漢、在武漢寫”。
羅伯特·卡帕,這位世界著名的戰地記者,足跡遍歷二戰著名戰區的勇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于1938年3月初抵達武漢,9月底離開,在武漢待了約半年時間,拍攝了大量富于視覺沖擊力和情感震撼力的作品。
日前,記者采訪到多位卡帕研究者,他們講述卡帕在武漢的諸多細節,認為卡帕的武漢之行富于標志意義:他與數十位西方同行一道,被轟轟烈烈的武漢保衛戰所吸引,他們的努力,使得武漢的反法西斯戰斗處在了全世界的目光之下。
滿城火光沖天,
卡帕沖上武漢街頭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卡帕是猶太人,1913年生于東歐的匈牙利,后入籍美國,一生拍攝了7萬多張照片,見證了上世紀一些最具災難性和戲劇性的戰爭瞬間??ㄅ恋淖阚E幾乎遍布二戰各個重要戰區,著名的諾曼底登陸他也親身見證,第一時間參與其中。
1938年1月,為了“離中國的抗戰更近些”,卡帕登上“阿拉密”號客船,從法國馬賽港出發趕赴中國。他是受荷蘭電影導演尤里斯·伊文斯之邀,為其影片《四萬萬人民》拍攝劇照和擔當電影助理。那年他22歲,是著名的美國《生活》畫報的攝影師。
南京淪陷后,國民政府部分機關遷至武漢,這里成為中國戰時首都、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3月初,卡帕抵達武漢,帶上相機開始工作。恰逢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覆蓋了整座城市,卡帕拍下了在雪地里歡呼雀躍打雪仗的孩子們的影像,這張照片成為他整個職業生涯中難得的歡愉之作。然而殘酷的戰爭在等著這座城市的人們,也在等著卡帕。
4月29日,為慶祝天皇裕仁生日,日本軍隊以漢陽兵工廠為重點,對武漢施行特大規模轟炸。在空襲警報響徹云霄、滿城火光沖天時,卡帕沖上街頭,拍攝了武漢市民觀看中國空軍與日寇激戰的畫面??ㄅ恋恼掌?,既有市民為中國軍人空中戰斗憂心忡忡的神情,也有得知20架敵機被擊落后歡欣鼓舞的場面。
卡帕還拍攝到了蔣介石主持會議的情景。當時,中國最高國防機構討論軍機問題,學習國際慣例,向媒體開放拍攝。同時,武漢的八路軍辦事處,也對外開放??ㄅ恋牡灼?,留下了不少中共要人開會的影像。在一張照片中,周恩來倚靠在門邊,若有所思,門上貼著馬克思的畫像。另一張照片中,卡帕站在較高位置,俯拍整個會場。畫面中葉劍英站立著指點軍事地圖,周恩來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