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戰役時間和經過:日軍試圖打通陸上交通線綜合新聞
1944年4至12月日本侵略軍為挽救東南亞地區日軍孤立,摧毀美國在華空軍基地,打通華北到華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陸交通線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戰略進攻。1943年,為摧毀美國在中國大陸的空軍基地,阻止美軍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日本決定發動豫湘桂戰役,企圖打通平漢、粵漢、湘桂鐵路,掌握一條陸上交通線。日軍從本土及中國東北調集了各兵種部隊總計約51萬,是中日戰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戰役的第一階段河南會戰,日軍出動了約15萬兵力,國民黨軍集中了35—40萬兵力。日軍在4、5月間先后攻陷鄭州、洛陽等地。日軍攻占洛陽的同一天,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將設在南京的前進指揮所推進到漢口,開始了戰役主要階段的湘桂作戰。
日軍以13個師團為基干,總共投入36萬余兵力;中國方面投入了130多萬兵力。日軍6月攻陷長沙。1944年6月26日日軍占領衡陽機場,并包圍衡陽。中國政府調集各路援軍增援,但未能突入包圍圈。4萬守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反復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使日軍受到重大傷亡,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和守軍兵疲糧缺,陣地被日軍突破,8月8日放棄衡陽。隨后,日軍從湖南、廣東及越南3個方面向廣西進攻,開始了桂柳作戰。11月,日軍陷桂林、柳州。12月2日占領獨山。國民政府因之震動,被迫集中一切可用之兵力投入貴州作戰,8日收復獨山,迫使日軍后退到河池。12月,日軍打通了從華北到華南以至印支的通道。
在短短的8個月中,國民黨軍隊在豫湘桂戰場上損兵50萬人,喪失擁有146座大小城市、6000萬人口的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失去空軍基地7個、飛機場36個 。日軍在付出重大代價之后,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始終也沒能全線通車。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第12集團軍共5個師又3個旅、1個飛行團(飛機168架)、第1集團軍和方面軍直屬部隊各一部,共14.8萬余人,在第11、第13集團軍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漢鐵路(北京一漢口)南段為目標,向鄭縣(鄭州)、洛陽地區發動進攻。中國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指揮8個集團軍1個兵團共17個軍約40萬人,在第八戰區和空軍(飛機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團軍依托黃河南岸既設河防陣地抗擊日軍;第4集團軍在河南汜水縣(今并入滎陽)、密縣(今新密)間山區構成防御地帶,進行堅守防御;第31集團軍集結于禹縣(今禹州)、襄城、臨汝(今汝州)地區,待機殲敵。18日,日軍第37師配屬獨立混成第7旅從中牟新黃河(今賈魯河)東岸向第28集團軍暫編第15軍河防陣地發起攻擊。19日,日軍第110、第62師由鄭州黃河鐵橋南端向第28集團軍第85軍邙山頭陣地發起攻擊。突破陣地后,至23日相繼攻陷鄭州、新鄭、尉氏、汜水、密縣。25日,日軍第13集團軍以2個旅由安徽正陽關、鳳臺攻向阜陽,作出向河南漯河進攻態勢,以牽制豫東守軍,打通平漢鐵路后撤回。30日,日軍第12集團軍以3個師又2個旅向許昌發起攻擊。守城的新編第29師抗擊至5月1日失守。日軍第12集團軍旋以一部沿平漢鐵路南進,主力轉向西進,尋找第一戰區主力決戰。第31、第4集團軍予日軍以打擊后,于5、6日分別撤往伏牛山、韓城。至9日,西進日軍攻抵龍門附近。隨即以一部進逼洛陽,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