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rp><wbr id="ziq3o"><input id="ziq3o"></input></wbr>

  1. <rp id="ziq3o"></rp>
    <source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source>
    <tt id="ziq3o"><tbody id="ziq3o"></tbody></tt>

      1. <rp id="ziq3o"><menuitem id="ziq3o"></menuitem></rp>

        <rt id="ziq3o"></rt>
        <tt id="ziq3o"></tt>

        右岸烏克蘭戰役:改變蘇德戰場南翼態勢綜合新聞

        資訊發布時間:2022-11-26 21:15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蘇德雙方在第聶伯河右岸(西岸)烏克蘭進行了一系列攻 防作戰,即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戰役由蘇軍發動進攻開始,以德軍東方戰線之右翼被粉碎告終...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蘇德雙方在第聶伯河右岸(西岸)烏克蘭進行了一系列攻 防作戰,即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戰役由蘇軍發動進攻開始,以德軍東方戰線之右翼被粉碎告終。此役,德軍的86個師中,有10個師和1個旅被全殲,8個 師因損失慘重被撤銷建制。

          兵力對比

          蘇軍:烏克蘭第1、第2、第3、第4方面軍,約223萬人。配備火炮和迫擊炮28654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輛、飛機2600架。大本營代表GK·朱可夫和AM·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作戰行動。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和第4航空隊,以及羅馬尼亞的第3集團軍和空軍部隊,共103個師,約176萬人。配備火炮168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2200輛、飛機1460架。

          戰役背景

          1943年10月,蘇軍取得第聶伯河會戰勝利后,大本營決定擴大戰果,發動戰略性攻勢戰役,解放烏克蘭全部國土。

          蘇軍企圖是:以同時和逐次展開的猛烈進攻殲滅蘇德戰場南翼的德軍集團,解放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為爾后進攻巴爾干和殲滅白俄羅斯境內的德軍集團創造有利條件。

          德軍企圖是:固守普里皮亞季河至第聶伯河河口附近防線,確保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這一重要經濟區,并掩護通向克里木和巴爾干半島的接近地,以穩住戰線、拖延戰爭進程。

          為此,蘇德雙方在北起薩爾內以西、南至第聶伯河河口,正面寬約1400千米;東起第聶伯河、西至喀爾巴阡山麓展開部署,作戰地區縱深約450千米。

          戰役過程

          按作戰發展過程,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分為2個階段(共實施了9次子戰役)。即冬季攻勢(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和春季攻勢(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第一階段

          蘇軍連攻5次 擊潰德軍38個師

          (1943年12月24日~次年2月末)

          此階段,蘇軍4個烏克蘭方面軍粉碎了當面德軍在南部的防御計劃——德軍38個師(占防御兵力的41%,其中包括7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被擊潰,并為實施深遠分割突擊和翼側突擊并徹底粉碎右岸烏克蘭的德軍,創造了有利態勢。

          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戰役

          (1943年12月24日~次年1月14日)

          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700千米正面上展開進攻,粉碎當面德軍的反突擊,擊潰其6個師,前進80~200千米,幾乎全部解放基輔州和日托米爾州,以及文尼察州和羅夫諾州部分地區。

          基洛夫格勒戰役

          (1944年1月5日~1月16日)

          烏克蘭第2方面軍向駐守基洛夫格勒的德軍集團發起進攻,向西推進40~50千米,突破當面德軍第8集團軍防御,收復基洛夫格勒。

        亚洲日本国产_中文AV网站_2021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_欧美v亚洲v日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