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海戰“唐島海戰”綜合新聞
唐島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海戰,又稱黃海奔襲戰,它是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雙方發生在黃海海面的一次大規模海上決戰,戰爭的結果,三千南宋水師在岳飛原來屬下的部將李寶率領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全殲七萬金朝水軍。
60萬金軍全面攻宋,7萬水軍海上進襲
宋金之戰,自北宋末年即已開始。由于南宋王朝偏安妥協,于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同金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緊接著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然而金并不以宋割地稱臣、貢納銀絹為滿足,仍積極備戰,企圖消滅偏安東南一隅的南宋王朝。
當時的金朝皇帝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紹興十九年(1149年)殺死金熙宗自立為帝。為滿足其強烈的占有欲,同時轉移內部的不滿情緒,自即位后,便處心積慮地準備發動消滅南宋的戰爭。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營建南京(今開封),同時修造戰船,大規模強征男丁為兵。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完顏亮派人向南宋強行索取淮漢地區廣大土地,尋機挑釁,進一步制造事端,在舉國軍民一致要求抗金的聲浪中,宋高宗被迫下令抵抗。
八月,完顏亮見恫嚇威脅不成,正式出兵南侵。金朝60萬水陸大軍,在東起海上,西到陜西的千里正面戰場上全面推進。其具體部署是:陸上分西、中、東三路。西路由徒單合喜、張中彥率領自鳳翔攻大散關,取四川作戰略配合,以牽制宋軍;中路由劉萼、仆散烏者率領,自蔡州(今河南汝南)進攻荊襄,控制長江中游的戰略要地,從側翼掩護主力作戰;完顏亮則親率東路主力出壽春(今安徽壽縣),企圖搶渡淮河,橫渡長江,進窺臨安。海路則由蘇保衡、完顏鄭家奴率領一支擁有戰船600艘,水兵7萬人的艦隊沿海南下,直搗臨安,配合主力對南宋形成四路并舉、海陸夾擊的鉗形攻勢,計劃一舉滅亡南宋。完顏亮狂妄地宣稱:多則百日,少則一個月,定能滅掉南宋。
岳飛部將李寶主動請纓,三千宋朝水兵海上迎敵
面對嚴峻的形勢,南宋王朝任命吳璘為四川宣撫使,負責川陜防務;命令成閔率軍3萬往武昌,防守長江中游;任命老將劉擔負起江淮地區抗擊金主力的重任。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時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守衛海防的李寶,主動請纓率領一支只有戰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艦隊沿海北上迎擊金軍。
李寶,乘氏(今山東菏澤)人。出身農民,重氣節,有膽略。在《三朝北盟會編》中說其“年少無賴,號“潑李三”。他曾經在濮洲聚眾抗金,失敗后南下投奔岳家軍。后又奉命潛回山東聯絡抗金義軍(跟辛棄疾很相似)。1140年,李寶配合岳飛發動反攻,襲擊金兵后路,開辟敵后戰場,牽制金軍。李寶還曾在岳飛部下統率義軍,同金軍作戰屢立戰功。岳飛遇難后,跟隨韓世忠防衛海州(江蘇連云港)。此時他率領艦隊從平江(今江蘇蘇州)出發,沿東海北上長途奔襲金國艦隊。